一、郭福安所处年代的相关背景
1、郭福安其人
郭福安,号海晏,公元984年1月16日(宋太宗雍熙元年)生于江西泰和禾蜀金田村,公元1071年6月15日(宋熙宁辛亥四年)卒于上杭县郭坊村(今上杭县城),原葬于县治内,开县时迁葬北郊蛇头上湾(现龙头上)上世纪五十年代被毁,2008年重修于临城镇水西村碓头山。
郭福安系唐代名相郭子仪第十三代裔孙,北宋真宗未年(1022年)为朝廷承事郎,赴汀州府所属金山下的钟寮场,整治、开发金山。郭福安卸任后携带家眷和下属披荆斩棘,建基立业开辟郭坊村,民谚:“未有上杭城,先有郭坊村”。
2、北宋时期的汀州矿业
北宋的主要矿产包括金、银、铜、铁、铅、锡、煤等。北宋时期金属矿藏达到270余处,较唐朝增加一百余处。仁宗时期,每年得金15000多两、银219000多两、铜500多万斤、铁724万斤,铅9万多斤、锡33万斤。
宋代矿冶业在中国封建社会矿冶业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福建是产矿大省,其矿冶业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重重之重的则是金,银,铜,铁,铅,锡六类主要的矿冶的发展。
据《宋会要辑稿》《十国纪年·闽史》等史料分析,汀州在五代时期已经开始一定规模的矿业开发应该是事实。汀州进行大规模矿业开发是在北宋。《续资治通鉴长编》(下文简称《长编》)引有“《两朝志》有登、莱、商、饶、汀、南恩六州……”。
金场
《元丰九域志》记:“上杭,州南一百八十里,四乡,钟寮一金场。”
《宋会要辑稿》(下文简称《会要》)记:“安丰场,旧置;上杭县钟寮场,庆历元年( 1041年)置。” 各路坑冶所出额数:“汀州,元额一百六十七两,元年收一百五十一两。”
《中书备对》诸路坑冶金数:“莱州金四千一百五十两,房州金六十六两。登州金三十九两,商州金三十九两,饶州金三十四两,沅州金一百三十二两,汀州金一百六十七两,邕州金七百四两。”
汀州在元丰前有金矿二场。上述材料表明,在天禧二年前汀州没有产金记载,虽然此时已有北宋前“旧置”的安丰场,但不知因何原因在《通考》中无记载。《宋会要辑稿》记庆历元年(1041) 置上杭县钟寮场,《通考》记载治平中产金六州有汀州,这与《两朝志》的记载相吻合,因而是可以相信的。《会要》中对还对产金量“元额”有专门说明:“以《中书备对》诸坑冶务祖额并元丰元年收数修入,《九域志》土贡场务附焉。治平以前所置场务已见旧《会要》者不载,旧《会要》所无而不详何年月置者,亦收入。坑冶场务兴废不定,逐年所入多寡不同,亦有当年无收者。此其大略也。”“元额”即为《中书备对》之“祖额”,(宋代工商业税收中诸课利场务与上供钱物都有祖额,是考课地方官吏和监当官政绩的重要标准。其目的在于督促他们着力经营课利上供,从而保证官府获取较为稳定的工商业税收。)据学者考证,《中书备对》祖额,统计于元丰二年(1079)或三年(1080)。元丰元年产金量为一百五十一两,元额一百六十七两,与《中书备对》记载吻合,汀州金的产量增加表明北宋前期汀州金矿的开采处于上升期。
北宋的矿业机构,有监、务、场、坑、冶等。“监”是“主监官”的驻在地,凡是铸钱的场所,都置监,个别监(如桂阳监)是相当军一级行政区划;“务”是矿冶税务所或矿产收购站;“场”是采矿场;“坑”是矿坑,每个场可管辖若干个坑。而称“场”者,多是官营或半官营的矿藏丰富、矿质优良的采矿地,并多设有冶炼所,即是有一定规模的矿冶生产单位。“冶”是金属冶炼厂,经常是一个“冶”所需的矿石,由几个场来供应。大抵置监之处必有冶,设冶之处多有场。
铜场
《文献通考》:“天禧二年(1018),全国1务35场,汀州有三场;日钟僚,余皆与银场同。治平中(1064-1067),铜产饶、信虔、建、漳、汀、泉、南剑、韶、英、梓十一州,邵武军,冶四十六。”
《宋会要辑稿》记: “汀州,黄焙、龙门场、旧置:上杭县钟寮场,太平兴国二年(977年)置,庆历二年(1042年)罢;宝胜坑,宝元元年置,皇祜五年罢;金山场,治平四年(1067年)二月置,十月罢;涤村坑,熙宁元年置,二年罢。又上宝、 凤凰山、赤水、永丰场。”“汀州,元额三万五千四百九十五斤,元年收一万六千四百七十二斤。”汀州铜矿共计8场2坑,绝大部分属于富矿,产量较高,元丰元年收一万六千四百七十二斤, 元额三万五千四百九十五斤,开采处于上升期。
北宋是汀州矿冶业的鼎盛期,南宋时汀州矿冶业处于没落阶段,元代则处于停罢状态。作为北宋时期汀州的支柱产业,矿冶业为大量人口提供了直接从事或间接服务于矿冶业的机会,使大批来自来不同文化背景的移民拥有共同的经济来源,在共同的经济社会中结成命运共同体,促进了各族群间的相互交流。
3、上杭县城的变迁
汀州建于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上杭建县于宋淳化五年(994年),中间相距258年。
一座城迁了又迁,一连迁了四次,整整走了174年才在距离最初一百多公里处固定下来。从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到宋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上杭县城就在闽西的青山绿水间漂泊,直至在宽阔的汀江畔安顿下来,成为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市。
上杭升场置县的时候,它实现了由因墟市而设的场到一个行政区域的华丽转变。现位于永定县高陂镇的北山,当时叫秇梓堡,是县治所在地。上杭县治在这里仅仅存在了二年,所以县城还来不及建立城墙,只用木栅围城,至今城壕废地尚依稀可辨,留下了“壕沟上”的旧地名。宋至道二年(公元996年)的时候,县治就迁到了鳖沙,即现在的上杭县白砂镇碧砂村。从秇梓堡迁到鳖沙完成了上杭县址的一个重大转变,就是将县域中心由现在永定靠龙岩方向向更广泛的汀江中游的黄金水段靠拢。可是,当初的定址也许太过匆忙,县址迁后才发现因为地处偏僻办公极为不便,于是仅仅在三年之后的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又将县治迁到不远处的语口市,即现在的旧县镇全坊村。语口市位于宽阔的旧县河畔,是一个繁华之地。县志称语口市舟楫方便,商贾云集,经济繁荣,市内街道长五十多米、宽三米,两旁有米坊、肉铺、布店、赌场和修补店,并有县署、孔庙等建筑。
二十八年后的北宋天圣五年(1027年),县治又迁到了不远处的钟寮场。钟寮场作为一个场,其实也是政府为了管理矿冶税收而设置的一个机构。由于采矿冶炼促进了当地的发展,当初的钟寮场比较繁华,特别是经济上比较活跃,所以这次的迁址维持了141年,钟寮场作为县治也初具规模。立木为城,境内有县署、天五院、东竺寺等建筑,特别是天五院内有石刻518尊罗汉造像,显得规模宏大。一边是立木为城,依场而建,一切还是草创阶段,一边是庙宇高筑,香火袅袅,罗汉横陈。可是,现在来到钟寮场,青山苍苍,阡陌交通,鸡鸣犬吠,哪还有县城的模样,只有一些古建筑基石和地名尚可依稀映出当年的影子。南宋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县治再次迁出,这次迁到位于汀江黄金水段的郭坊。从山村来到临江地段,便于舟辑,交通方便了,经济和文化也随之繁荣,郭坊作为上杭建城最理想的地方终于被确定下来。
上杭县治在郭坊村稳定下来,很快就开始了建立县署、建筑城墙、规划街道。由于地势平坦,境界开阔,水流充沛,往来方便,是理想的建城之地。宋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知县事陈朝章在建筑县署时,对城区的市、井、街、巷、涂、径的布局进行了通盘规划,经过几任修筑初步形成县城的模样。整个县城以汀江为天然屏障,并呈东西走向的格局。县城主街由石板路铺成,长约三千米。到明成化年间,上杭县城的格局已然形成。此后到清末的400多年间,除民间募建的庙宇、祠堂外,并未新添公用建筑物。一座城市就在高高的城墙,井然有序的街道中成型。
二、郭福安对上杭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1、历史选择:他是一位拓荒英雄,县城的两次搬迁都与他息息相关。
郭福安到达与离开钟寮场的时间:在公元1023年(宋天圣元年)左右(与现流行的宋真宗998-1022年间或北宋真宗未年的1022年比较接近)受朝廷派遣,携带家眷,从京都开封经皖、赣入闽,进驻汀州府所属钟寮场(今上杭县才溪镇荣石村),受命全权整治该地金、铜矿开发与冶炼。大约于大概北宋嘉祐八年(1063年)离开,前后共40年左右。
钟寮场,管理铜矿的钟寮场,于太平兴国二年(977年)置,庆历二年(1042年)罢;管理金矿的钟寮场,于庆历元年( 1041年)置,南宋宝佑(1253年—1258年)年间废。其间260年左右。
上杭县北宋天圣五年(1027年)从语口市(今旧县全坊)迁至钟寮场,南宋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县治再次迁出,其间141年。
结论:钟寮场设场46年后,郭福安前来管理;郭福安到达钟寮场4年后,上杭县治在此设立;郭福安离开钟寮场开辟郭坊105年后,上杭县治再次搬迁,设在郭坊,然后县城800多年未变。
2、不辱使命:他是一位矿业先驱,奠定了中国矿业神山紫金山的千年传奇。
《宋史》载,“天下产金六州,在闽惟汀有之。邑之金山,康定间(1040年)产金,至皇佑时(1049—1053年),中书备对贡金之167两(折合5219克)。”
郭福安是唐朝中兴名将汾阳王郭子仪的后裔,不过到他这一代时已是改朝换代的北宋年间,唐朝旺族的荣耀已经荡然无存。这就意味着郭福安要想有所作为必须依靠自己的才华和运气。但是他的运气肯定不佳,因为他大约在宋仁宗年间(1023年)仅博取了一个相当于八品的承事郎之职位,而且远赴穷山恶水的南蛮之地。然而他是有才华的,书上记载他说具有采矿与冶炼的丰富学识。于是,在公元1023年(宋天圣元年)左右(与现流行的所谓宋真宗998-1022年间比较接近)受朝廷派遣,携带家眷,进驻汀州府所属钟寮场(今上杭县才溪镇荣石村,1027年上杭县址迁到此地),受命全权整治该地金、铜矿开发与冶炼。在这里,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当时的社会背景。大家知道,宋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时代。宋代人口超过了一亿,为汉唐的两倍,在生产力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铁制工具广泛应用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采掘冶炼工业的规模迅速扩大,技术相当先进,铁的年产量已达到14万吨,居世界第一。我国古代的的四大发明中的火药、罗盘和活字印刷术都是在北宋年间发明的。经济的繁荣带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带动了对黄金白银的需求。上杭自古有金,惟以紫金山为最,当时已有山民在紫金山上零星淘冶开采金铜矿。郭福安到任后,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与当地技工一道改进开采和淘金、冶炼技术,使黄金产量大增。《宋史》载,“天下产金六州,在闽惟汀有之。邑之金山,康定间(1040年)产金,至皇佑时(1049—1053年),中书备对贡金之167两(折合5219克)。”
郭福安到上杭钟寮场后,才在官方的正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上杭紫金山产金的记载。这一点郭福安功不可没,它为全面开采紫金山金铜矿提供了历史依据,现在的紫金山金矿已经成为全国单体产金最大的金矿。郭福安在任承事郎期间,还积极倡导农耕技术,推广铁制农具,将中原地区先进的耕作技术带给了当地群众,使当地落后的农业状况得到极大改善,赢得了群众的称赞和拥戴。如今,郭福安足迹曾到达的地方还有“郭公岽”、“郭坑”(也称“谷坑”)、“郭公堂”(后改称“东塘”),相传这是当地群众感恩郭福安而作的纪念。
紫金山顶上的上杭城十大景点之一的“龙井”,是当年开采金矿的遗迹,为后来全面开采紫金山金铜矿提供了宝贵的历史依据。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上杭县矿产公司在紫金山初期开采时,发现了无数个古矿洞和溶炼炉遗迹。1983年,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陈景河董事长时任闽西地质大队分大队长,从《汀洲府志》上,看到了关于紫金山“宋康定年间盛产金因名”的记载,对紫金山心驰神往,在他的带领下,闽西地质八队的地质勘察队员四进三出,开山劈地,艰辛探索,从紫金山山上古代采金留下的古老矿洞中提取了样品,发现了金铜矿。如今,紫金矿业从一个小型国有矿产公司成为一家国际大型矿业集团公司,位居世界矿冶界前茅,以郭福安为代表的宋代金山开发功不可没。
3、开辟郭坊:他是上杭古邑的奠基人,独特的眼光与才能造就了上杭福地。
郭福安是有抱负的,他将一腔热血扑在了工作上,出色地完成了朝廷交给的任务。但是提拔任用还是遥遥无期。科举功名对一个有为的人来说是重要的,但从现存资料上看不出郭福安享受了哪一种荣耀。作为一个远离中央集权,身负一个若有若无官职的他,其实也注定了不会有什么出息。他一定有很深的苦恼,小小承事郎怎么会是胸怀大志的郭福安之归宿呢?只不过上杭美丽的青山绿水终于使他醒悟了:科举功名终究不过是过眼云烟,不如选择就此长作上杭人。在工作之余,他早已选定了安身之处,那就是距离钟寮场四五十里的汀江岸边的冲击盆地。这是汀江进入上杭后的一块最大的河谷盆地,背倚紫金山,面朝挂袍山,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交通便捷,地旷人稀,汀江从盆地中间穿过,三折回澜,婀娜多姿,是一块十分难得的风水宝地。于是,大概1063年在他任职期满后,就没有再回到老家开封,而是义无反顾地携家带眷,在他选定的风水宝地开基创业,休养生息。这里就是大名鼎鼎的郭坊。传说中曾有白鹤仙称赞此地:“袍山苍苍、江水洋洋,五百年后,朱紫盈坊”。此言果真不虚。
郭福安作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选择。俗话说“叶落归根”,但他选择了异乡为客,作永远的客家人。从他踏上赴汀之职起,其实就已经与客家结下不解之缘,如今他真正成为了一名客家人,成了客家的开基始祖。他是早期进入客家的先祖之一,也是没有经过宁化石壁而直接进入上杭的少数几个客家先祖。在他开辟郭坊村后,郭氏家族不断扩大繁衍,在闽粤赣桂台等地迅速壮大;同时借助汀江黄金水路优势,郭坊村早已辟除荒坡野岭,成为有一定规模的集市大镇。在郭福安带领众人开拓郭坊村百余年后的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知县事郑稷[jì]以县治四迁,屡经残劫,皆由治非其所,奏徙来苏里之郭坊”。四年后的乾道七年(1171年),“知县治事陈朝章初筑县署,并区域廛(chán)井途径,……不二年告成。”郭坊村成为上杭县城所在地,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人们在享受这片风水宝地时,不禁感念郭福安的开拓之功。
“未有上杭城,先有郭坊村”。这句俗语在上杭城连三岁孩童也懂,如果郭福安地下有知也该欣慰了,他的开创性功绩就算一般将相也难比肩。他的慧眼独具,成就了上杭县城的风流倜傥八百年,正如丘逢甲所赞美的:“东南山豁大河通,汀水南来更向东。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城如画夕阳中。”如诗如画的小城造就了历代文人雅士不断,经济社会繁荣。客家上杭感谢郭福安,郭氏后裔更是对他感恩戴德。上杭城内就有多处郭氏宗祠,现仅存杭中路59号建于明正德五年(1514年)的“郭氏家庙”,门首镌有石刻楹联:“开辟郭坊吾祖始,源流杭邑我家先”。郭坊成为一个传奇的开始,成为客家历史的一个原点,郭福安的贡献是独特的。
郭厚全先生撰文说到一件族谱记载的往事。据《杭川祝三族谱》(公元1875年)记载:“奉上谕(皇帝)令,吾(郭)家,世世免徭役,勒其文于县厅事之东,宋亡元继,因而不改”。这段文字记载的是当朝皇上的一道《圣旨》,其内容大概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郭坊捐出祖坟建县衙,特免郭家世世徭役,钦此!皇上亲下诏书给郭家,他们对当地政府到底有些什么贡献?其中最主要的是捐出祖坟建衙门。据(杭川祝三族谱)记载:“一世祖十六承事葬今县治(县衙),后因开县移公骸(始祖尸骨),于北郊蛇形头上。奉上谕令,吾家世世(代代)免徭役,勒其文于县治(衙)厅事之东,宋亡元继,因而不改。迨大明初始煆于火矣”。宋朝乾道三年县令郑稷奏请朝廷批准将上杭县治由钟寮场迁来郭坊,而县衙要建在郭坊一世祖福安公坟墓所在地,要求郭坊人将始祖墓地迁走,郭家人照办了,于是县衙按皇上圣旨,免除所有郭坊郭姓人世世代代出工建城墙,修道路,筑河坝等苦力徭役,而这一圣旨还长期公布在县衙大厅东边。即是宋朝亡了,元朝还继承这一规定不变。直至大明朝初期一场大火,煅烧去这一告示,才不宣而告失效。从建县宋孝宗乾道3年至宋朝灭亡共计111年,加上元朝89年,再加上明朝初期的若干年份,郭坊郭家人享受三朝免除徭役共达二百余年之荣耀。
4、繁衍播迁:他是郭姓客家始祖,他奠定的基础开启了客家郭氏的繁荣之旅。
郭厚全先生指出,郭坊村是杭川郭氏始祖福安公选择的居住地。这个郭坊村自福安公定居之后,由原先荒蛮之地逐渐变成繁荣昌盛的村寨。祝三族谱说:“十六承事公卜居时地广人稀,日久子孙众多”。又说:“年愈远族愈繁,世愈遥人愈众”,有“如潢之派也,如瓜之瓞也,如葛之蔂[léi]也,实繁其族,不亦猗与盛哉”。随着时间久远,郭氏支派愈多,人口愈众,而有才华的人物也越来越多。《郭氏东塘谱卷四》(1690年)就记载:“祖宗之仕为司务、为直学、为吉士等官皆(阶)当在宋氏之世”。杭川郭氏谱序中说:“吾杭迁以来,实繁其姓于世系之,绵远者惟我族为最”,上杭著名的文人学士范泰元在《重修麦园郭氏族谱序》(1747年)中就说:“郭氏之后冠冕吾杭,其户口之庶且富也,人文之丽且都(多)也,故理数之宜然也”。又说:“余于(我同)郭氏通门世好也,其先代风流,为余响往者几何人,其当前硕彦(知识丰富者)与余订缟者几何辈”还说:郭氏“祖宗多积德,世代子孙贤”,对郭家人充满崇敬之情。《太原郭氏重修衍庆谱序》(原序)中也说:“本族自十六承事迁杭以来,历年已越于五百,传世垂及于二十。据今而评,视昔弥盛,人丁半杭,保殊江左诸王;智才满庭,不下城南众社。人文支派可谓繁盛,故无愧于故家大族”。
上杭《郭氏源流谱》载:郭福安,字海晏,谱名十六承亊郎(十六为序号,承亊郎为官名)。宋真宗年间(998-1022年)受朝廷派遣任上杭县衙承事郎。当时县治在紫金山,解职后,携带家眷开辟郭坊村,为郭姓始祖。8世天钰迁广东梅县,天锡迁广东大埔大麻,天爵迁漳州铜钵,天佐迁广东平远长田,天佑裔迁上杭、广东大埔高陂;9世五十学士裔迁上杭、永定,江西瑞金、于都,广东大埔,十三郎裔迁广东蕉岭。其后分迁福建上杭、长汀、永定、新罗、武平、连城、福州、漳州,广东大埔、梅县、蕉岭、廉江、翁源、揭阳、潮州、平远、饶平,广西玉林、鹿寨、阳朔,台湾桃园、新竹、高雄和港澳地区以及东南亚、美洲等地。另一支为郭子仪裔孙于郎、民郎,自浙江迁居汀州府宁化县,后裔迁江西瑞金、广信、兴国、会昌等地。
据《郭氏源流谱》等郭氏资料,郭福安生二子,分派榕园系、麦园系,裔孙遍及世界各地。据《上杭县志》等史书有史可查的明代以后文武进士、举人、知县、御史等郭福安后裔达700多人之众。文学巨匠郭沫若也是闽上杭城开基始祖郭福安的后裔。清康熙年间有名的“湖广填四川”,移民八万五千多户,总人数达二十多万人。据考证郭沬若在四川的开基始祖是首批到四川移民落户的闽杭籍农民。根据乐山《郭氏家谱》所载,郭沫若的祖籍福建汀州府,是为闽西客家人。郭沫若在《德音录·先考膏儒府君行述》中云:“吾家原籍福建,百五十八年(即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前,由闽迁蜀,世居乐山县铜河沙湾镇”,“入蜀四代而至秀山公(沫若祖父),族已昌大”。
三、合理宣传和提升郭福安文化影响力
1、开展学术研究与交流。目前,郭氏虽然为县城大姓,但在学术研究方面却落后于县内其它大姓,特别是一些重要的历史问题需要以学术的态度进行钻研。要以严肃的态度来评价认定郭氏先祖的历史功绩,尽量去除浮夸的成分;要以认真的查找来实证郭氏后裔的分布人口迁徙情况等,尽量做到用数据说话。建议每两年举办一次研讨会,可以命名为“郭福安学术研究双年会”。
2、城市建设中恰当体现郭福安开拓之功。现在很多有识之士,包括在座的前辈、老师都提了很多的建议,非常具有建设性。如何体现,怎样体现,既是对先人的纪念和尊重,也是考验着今人的智慧和文化态度。一是命名,比如可以将道路命名为福安路,新建主题公园为郭福安公园;二是景点,在县城建设中增设以郭福安开辟县城有关的文化景观,比如郭福安的雕像,郭福安开辟县城的文化长廊;三是园区,建设一座以郭坊命名的文化产业园区,作为投资项目招商,吸引郭姓有志之士建设文化旅游商业相融合的文化园区。
3、利用媒体开展宣传。一是利用主流媒体进行报道或发表文章。二是利用网络和自媒体开展宣传。比如开设网站,设立微信公众号,定期宣传活动情况和研究成果。三是开展宣传活动。组织田野调查,文艺采风,通过更多的人来宣传推介。有条件时,还可以自办报纸或杂志,联络全国各地宗亲和热心人士。
4、加强客家姓氏间的抱团合作。
(1)加强郭氏后裔之间的联络,建立完善民间组织或机构,形成合力。
(2)加强与上杭范围内各个姓氏之间的交流,特别是要打破当前各自为政的局面,要团结一致,集中发力,全力打造以瓦子街为原点的客家祖地文化品牌。一是每年联合举办大型祭祖活动;二是共同推动建设以客家缘文化中心为主体的客家始祖纪念地(馆);三是每年确定一个客家祖地宣传周,开展大型宣传活动。
李迎春,龙岩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杭县文联副主席,曾担任县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客家族谱博物馆陈列布展方案撰写上杭组组长,县客家文化专家组成员,出版《生命的高度》《红星别动队》《品味上杭》等著作,论文和文艺作品二十多次获全国省级表彰奖励。
来源:上杭报